中国首位冬奥会奖牌获得者——叶乔波
肖乔波是长春市天津路第二小学的学生。他继承了父亲快速奔跑的基因,从小就表现出良好的运动天赋,拥有出色的爆发力。自9岁起,连续三年获得学校、宽城区、长春市田径运动会第一名。一旦开始,她总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从100米到1500米,她在所有项目中都是第一,展现了非凡的运动天赋。
小乔波很期待加入长春体校田径队。王校长带她去体校报名,但体校田径班的老师不看好她,说:“这孩子跑步动作很难看,很难改正。”
王校长觉得乔波不从事体育运动很可惜,于是找到长春体校男子速滑队队长王志春,请他帮忙推荐自己到速滑队。王志春和乔波来自同一所小学。他五年级,乔波二年级。他非常看好乔波的运动天赋,将乔波推荐到速滑队。乔波开始在陆地上滑冰。王志春就像个大哥哥一样,展示了她在陆地上的滑冰动作,包括猫腰、罗圈腿、冰上踢腿、合腿等。肖乔波整个夏天都在练习,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练习什么。直到冬天到来,体校才发放了溜冰鞋。乔波脚很大,穿38号鞋和1.5毫米溜冰鞋。第一天在冰上摔了几次之后,他已经能够站立并滑冰了。
刚拿到溜冰鞋时,小乔波非常兴奋。哇,滑冰比打乒乓球、唱歌、画画有趣多了。滑行的感觉就像飞翔一样。太诱人了!她的父亲在空军。飞行员在蓝天上飞行,而滑冰则在冰面上飞行。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滑冰更迷人的了。她对滑冰的热爱深入骨髓。这双又旧又生锈的溜冰鞋改变了乔波的生活。
当时体校的正式训练时间是晚上,自由训练时间是下午3点到5点。孩子们在一起时不可避免地会玩耍。一天下午,乔波和体校队员们进行了一场接球游戏。他们穿着溜冰鞋在溜冰场上飞来飞去。谁滑得更快,谁就能追上另一个。太令人兴奋了!
晚上,父亲严肃地问她:“乔波,你滑冰是为了幸福还是为了争夺第一?”
她想了想,果断地说:“就像打乒乓球、跑步一样,拿第一!”
爸爸说:“你在冰场上接球是赢不了第一名的。”
乔波非常惊讶。他父亲什么时候看到我玩接球游戏?他去溜冰场看我了吗?我没有看到我的父亲。事实上,那段时间,父亲总是静静地躲在一边,看着女儿训练。
乔波是那种什么事情都先知道的人。她非常自律。从此,她上冰场就埋头训练,再也没有打过接球比赛。
体校设有食宿班。如果进了这个班,就可以在体校吃住。正好寄宿班腾出了四个名额,要从二十多个孩子中选拔。一位名叫张春芬的学姐特别想把乔波推荐到宿舍班,并告诉她要用最低的姿势、最快的速度,全力滑行向前,像比赛一样冲出去。乔波滑得非常卖力,碰到了两个正在练习8字形的花样滑冰队员,挡住了乔波的去路。她没学会刹车,急忙躲避,一头扎进了溜冰场旁边的雪墙里,只剩下两只滑冰鞋露在外面,张春芬急忙上前,将乔波拉了出来。崔顺子教练看着浑身是雪的乔波,高兴地说:“这孩子真好,我要她的力量!”就这样,滑冰不太擅长的叶乔波顺利进入了体校的寄宿班。
市体校位于胜利公园正北面,仅一墙之隔。墙内是体校的几间平房,墙外是胜利公园。体校有溜冰场,但冰浇得不好;为了省钱,体校的孩子们先去胜利公园的湖上滑冰。从体校穿过大门到胜利公园路途遥远,队员们就踩着墙缝翻墙而过。教练员常常在腰间系上一根麻绳,手里拿着一根竹竿,指导运动员训练。一旦运动员掉入冰洞,可以将绳子抛向冰洞进行紧急救援。
当时,体校一位年轻的冰球教练为了让孩子们提前一天上冰场,凌晨四五点钟独自一人来到胜利公园湖边探冰。他看不到自己的手指。胜利公园里没有游客。教练穿着溜冰鞋。他在冰上摸索,不幸落入湖中。他费力地解开鞋带,在水中用溜冰鞋划破冰块。他拼命挣扎逃跑,但失败了,带着遗憾离开。
当时,长春体校的老队员们带着乔波在冰上推冰、收腿。小乔波弯着腰,弯着膝盖,跟着老队员们做着同样无聊的动作。她有良好的田径基础,腿部力量强,爆发力好,学得快,动作规范,姿势好。练了一整个夏天,她比那些练了两三年的孩子还要专业。崔顺子教练特别喜欢她。
心中有梦,眼中有光
心中有梦想,眼里有光,在教练的指导下,乔波的滑冰天赋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长春体校教练崔顺子是朝鲜族,她的丈夫是一家中医医院的院长。有一天,崔教练的儿子发烧了。夫妻俩以为儿子得了普通感冒,就给他开了一些感冒药。丈夫忙着救治病人,崔教练则起早贪黑地教队员们滑冰。夫妻俩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儿子。结果,他们的儿子发烧了好几天,没有得到系统治疗。一周后,他被诊断出患有败血症。他英年早逝。崔顺子教练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队员们。叶乔波、周扬、乔静等奥运会、世界冠军都是她的学生。
因为体校发给乔波的冰鞋太旧了,鞋面软了,冰鞋上全是铁锈,他穿上之后根本站不起来。冰鞋无力,乔波的双腿呈X字形滑行。崔教练说:“你不要X形腿,你得想办法把脚踝站起来滑。”
结果,乔波第二天就改成了O型腿滑冰。时至今日,崔教练仍称赞乔波:“我教过几千个孩子,没有人能一日改变腿型,只有叶乔波。”
一个月后,乔波以1分7秒6秒的成绩奇迹般地打破了长春市少儿500米速滑纪录。戏剧性的是,乔波冬季500米滑冰成绩和夏季400米田径跑成绩均为1分7秒6秒,均打破长春市小学生滑冰和田径纪录。这两个结果的巧合非常奇怪。
冬天的长春,气温在零下30多摄氏度。她穿着透气的溜冰鞋,在野外的冰上度过了两个半小时。她的两个大脚趾冻得发黑,双腿又红又肿。她哭着回到家,她父亲冲下楼去把它抱起来。我用一盆雪给女儿擦脚。到现在为止,她的大脚趾被针扎都没有知觉。母亲心疼地看着小乔波的脚,坚决不让女儿再滑冰,乔波却哭闹闹着坚持要去体校。老师要求队员跑5400米,乔波却坚持跑10400米。一年后,她成为体校主力队员。
努力得到了回报。凭借严格的训练和超人的努力,她在次年获得了吉林省三届少儿比赛的第一名。她引起了吉林省滑冰队的注意。 11岁时,八一速滑队队长张纪中和教练肖汉章来到长春体校选拔队员,并爱上了叶乔波,但体校不肯放他,他失败了这样做。有着军人情结的乔波从小就热爱当兵。她很期待加入八一速滑队。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终于如愿以偿。 1976年11月,12岁的她被特招入伍,成为八一速滑队队员。最小的运动员。
别等到举起鞭子自己努力
冠军之路充满荆棘。她是那种不需要教练强迫练习的人。每天只要有训练任务,她总是会比别人偷偷多练三分之一;其他人很深。如果她蹲500次,她就会蹲1000次;别人做10组,她就做12组;如果别人做力量训练,她必须在重量、次数、组数上超越队友;如果别人六点起床,她就会这么做。 4点30分起床。正值黄金岁月的他,却像苦行僧一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的训练、按摩、磨冰鞋、看技术回放、写训练日记、学习英语……近20年来,叶乔波不断地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想象一下魔鬼训练,坚定不移地跳起来,以达到你设定的目标。当时我国还没有人工冰场,叶乔波和队员们跟随教练,在黑龙江黑河、嫩江、齐齐哈尔、内蒙古海拉尔等地开着敞篷车在高温下训练低至-30摄氏度。他们每堂课都滑冰。那是3个小时。她是最小的,几乎每天在冰冷的冰上训练时都会哭。坚持是一种信念,坚持是一种幸福。她的脚下出现了一串闪亮的脚步声:
1977年1月,在沈阳全国女子速度滑冰比赛中获得500m成人组第五名;
1979年3月,首次获得全国青少年速度滑冰组女子500米第一名;
1982年,18岁的叶乔波在张家口全国速度滑冰资格赛中获得青年组个人和全能冠军,成为国家明星;
1983年,遭受严重创伤的叶乔波进入低谷期。她积极响应治疗,重新振作起来,为新的一天做好准备。
一个人设定的目标越高,他的潜力就越大。 1985年,虽然以陪练的身份加入国家速滑集训队,并师从奚艳芳教练,但习惯于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目标的乔波,决心超越自己和对手。
1985年12月,她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一届日中友好速度滑冰比赛上东山再起,走出低迷,夺得1500米冠军,并创下1500米和全能两项全国纪录。围绕比赛,同时改写日本伊香保赛场。记录。
冰鞋在冰场上闪闪发光
超越王秀丽后,叶乔波把目光投向了冬奥会冠军——美国的邦妮·布莱尔和世界冠军——日本的桥本精子(2020年东京奥运会组委会主席)。
1991年底,叶乔波前往韩国首尔参加世界速度滑冰比赛。赛前下午4点,她在冰上训练时,脚下的冰鞋突然飞出,她飞出了冰面。夜色昏暗,国家体委国际部翻译刘军赶紧带她来到一家汽车修理店。修理工说:“我会修车,但不会修刀。”
那时的中国并不富裕。一双滑冰鞋要2000多元,一双滑冰筒要500多元。当滑冰鞋坏了时,叶乔波并没有频繁更换滑冰鞋,而是更换了滑冰管以节省开支。当时,中国滑冰运动员没有备用的滑冰鞋。她只带了一双冰鞋来韩国比赛。滑冰者必须使用他们熟悉的冰鞋。即使质量再好,也不能在韩国使用。她借来电焊和烙铁,笨手笨脚地把冰刀管焊接起来。第二天早上的比赛中,她穿着自己焊接的冰鞋夺得女子速滑500米和1000米两枚金牌。
我们即将为冬季奥运会做准备。国家体委领导说:“这双旧冰鞋我穿不了了,我给你买一双新的。”
她坚决不同意。这次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熟悉滑板鞋。溜冰鞋和冰面之间的摩擦会造成大量磨损。运动员每天必须磨一两次冰鞋。冰刀张开的情况极为罕见,但在韩国首尔参加世界赛前的下午,乔波在适应场地的训练中偶然发现了这一情况。
乔波在汽修店焊接溜冰鞋刀片时牢记一件事:刀架与刀片必须呈90度垂直角。即使是0.1毫米的细线误差,也会导致刀片在滑动时偏离方向,甚至掉落。在没有机器测量的情况下,乔波凭借自己对冰鞋、滑道、肢体一体化的理解,穿着自己焊接的冰鞋,在第二天的世界比赛中夺得了两枚金牌。她也穿着这双伤痕累累的滑冰鞋,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奖牌数为零的突破。
1991年底,叶乔波前往韩国首尔参加世界速度滑冰比赛。
训练时冰鞋突然坏了。
她穿着自己的焊接冰鞋在女子速滑500米和1000米比赛中获得了两枚金牌。
骑兵爱战马,乔波爱溜冰鞋。只有对它们爱到骨子里,她才能自由地驾驭它们,在冰场上驰骋。
中国冬奥史上奖牌数“零突破”
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排除政治干扰,以绝对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权利。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国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 1980年2月,第13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加冬奥会,共派出男女28名运动员参加冬季两项、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花样滑冰和速度滑冰项目。
当时美国媒体大肆报道:“中国——两个第一:首次参加冬奥会并垫底”。
这篇报道深深刺激了叶乔波。从此,乔波的心就亮了起来:我要参加冬奥会,我要向冬奥会进军!
1990年,叶乔波在第七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大放异彩,正式进入巅峰期。 1991年初,她在世锦赛上击败桥本精子,夺得500米冠军。
同年3月,在德国因泽尔举行的世锦赛上,叶乔波在所有竞速项目中夺得五枚银牌,被誉为“中国银女”。从此,叶乔波和布莱尔开始并驾齐驱,有输有赢。
1992年2月,在法国阿尔贝维尔举行的第16届冬奥会上,中国派出34名队员参加滑冰、冬季两项等34个项目的比赛。不幸的是,肖教练把乔波安排到了她最不喜欢的500米外跑道上。她与未受过系统训练的独联体运动员叶莲娜分在一组。两者的结果截然不同。叶乔波一出发,就把叶琳娜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200米外的变道区域,按照国际滑联规定,叶莲娜应该给叶乔波让路,但她两次不小心撞到了乔波,导致乔波至少浪费了半秒多的宝贵时间。类似事件在冬奥速度滑冰比赛中从未发生过。叶乔波以0.18秒的微弱差距获得第二名,丢掉了金牌。裁判没有判叶莲娜犯规,尽管乔波多次申诉,仍不被允许重赛。叶乔波的肺都快要爆炸了。她不服输,大喊:“我要求重赛,我一定会夺冠!”
叶乔波,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奖牌获得者。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500米速滑比赛中,
她在本次比赛中获得银牌,获得了我国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枚奖牌。
中国代表团有人劝她:“乔波,这已经是银牌了,这已经是中国的第一块奖牌了,不要去争了,就这样吧,如果你争取的结果不如这个结果,你连银牌都拿不到。” “后来了解到,如果重赛的话,即使第二次成绩不好,也会以两场比赛的最好成绩为准。
这一事件促使国际奥委会改变了赛事的分组规则。乔波决心与布莱尔争夺1000米的比赛。第一次出国比赛的肖汉章教练缺乏经验。场上雷鸣般的叫喊声淹没了他报时的声音,他向外国教练借了一部软盘电话来显示时间。 1000米还剩30米,乔波听着。当男队教练邓绍新喊道:“乔波,你现在是第一了!”
她竭尽全力冲向终点,但仍以0.02秒的微弱差距获得第二名,再次与金牌失之交臂。虽然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在冬奥会上获得金牌,但这枚珍贵的银牌让中国的五星级红旗在冬奥会上再次飘扬。由此开启了中国冰雪运动员在冬奥史上的争金夺银之旅。中国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三枚银牌,在奖牌榜上排名第15位。这也是中国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奖牌数“零的突破”。她也是我国乃至亚洲第一位女子短距离速滑全能世界冠军。
冬奥会结束后仅仅五天,她就参加了世锦赛,击败了布莱尔等选手,夺得了亚洲仅存的女子全能桂冠以及500米和1000米的金牌,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我们的乔波就像一个战士,骑着马,向着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的目标冲去。
叶乔波夺冠时,他获得了一个冠军,国家奖励了他7000元。当他获得第二个冠军时,奖金立即减半。两次获得世界冠军,奖金仅为10500元。她不是为了金钱而战,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在中国冰雪运动不发达、起点低的情况下,叶乔波奋勇拼搏。她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她也让中国认识了世界。与罗志寰、王金钰、王秀丽、杨洋、王蒙、张虹等人一样,她是中国冰雪运动的领军人物。
活动时间
2022年1月23日(星期日)14:30
活动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书店六楼多功能厅
活动嘉宾
李艳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石占军
中国作家协会秘书处秘书
《人民文学》主编
臧永清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赵鹏
新华社高级编辑
李占军
北光传媒原副总裁
北京2008年奥组委新闻中心主任
郑方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国家游泳中心冰壶馆(冰立方)总设计师
孙正平
著名体育播音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孔令艳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焦玉辉
北京广播电视台体育转播中心副主任
张浩
花样滑冰世界冠军
预约链接
(活动需报名,因疫情防控,不允许空投)
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直播
点击上图提前购买书籍
您想了解更多“中国冬奥会”背后的故事吗?
请识别上面的二维码并告诉我们!
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冬奥会”喝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cdzgl.com/html/tiyuwenda/6051.html